高房价低工资,青岛解不开的死结?

高房价低工资,青岛解不开的死结?

今年3月10日,青岛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根在产业结构》的短评,正式回应了青岛“工资低”的问题。

这两年,“高房价低工资”如同一道魔咒束缚着城市,无论在青岛出台引才政策,还是其他探讨人才以及人口的场合,这句话总会被提起。加之舆论场的放大,六个字几乎成了青岛黑色标签,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让不少年轻人对青岛却步。

在很多人看来,“高房价低工资”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高房价低工资挡住了年轻人的脚步,年轻人不足又难以撑起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匮乏,工资提不上去……

应该说,青岛官方认定的症结所在——产业结构,是相当准确的。青岛传统产业占比过高,与新兴产业相比,利润率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员工工资的天花板。

那,“高房价低工资”真的是无法破解的恶性循环吗?

其实,也不必过于悲观,起码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透过青岛的系列举动,我们看到了破解的希望。

对青岛的种种缺陷可以吐槽、不回避,对于这座城市的种种努力也不应视而不见。

1

产业结构的改变,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将营商环境等软环境做到极致,厚植土壤,使城市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另外是政府强力作为,TokenPocket官网成为左右市场的重要因子,发力招商引资、培育新的增长极,合肥便是成功的榜样。

前一个路径往往较慢,后一个则相对快一些。

这两年,青岛频繁与企业家接触,并将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作为城市战略,很显然是希望尽快见到成效。当然,青岛通过“学深圳 赶深圳”也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青岛有没有改变?

不用去翻招商引资的数据,企业招聘的岗位更具有说服力。

本月初,青岛发布《青岛市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人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涉及20个职位大类,70个重点细分职位。

官方发布目录之前摸底发现,围绕青岛打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智慧城市等产业牌,一些企业的紧缺职位对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开出了高薪。如,人工智能工程师类、软件工程师类年薪给到30万元以上,物联网平台架构师则达到50万元,大数据总监年薪可达80万元以上。优越的薪资条件为企业人才招聘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某头部企业今年招聘工业互联网人才2000多人,预计2021年将持续保持旺盛态势。

一个典型例子是卡奥斯。

在政府的“站台”之下,卡奥斯迅速成长。11月份,海尔总裁周云杰透露,平台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经从4月底的1.7万家增长至3.2万家;卡奥斯的员工也从年初的130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5000人。而预计明年,将达到10000人。

在几大招聘平台上,卡奥斯的招聘早已突破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已经延伸到纺织等专业领域,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离不开懂行的、各个行业的业内人士。

对城市来说,不仅能聚才,还能通过平台培养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洞悉行业的高端人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