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 最低或至个位数! 上海人注意: 后面几天刺激了

大转折! 最低或至个位数! 上海人注意: 后面几天刺激了

今早出门

大家看到雾了吗?

昨天(3日)下半夜到今天早晨

本市大部出现了

能见度不足500米的雾

嘉定、崇明、奉贤、

青浦、宝山等

地局地能见度小于200米

其中崇明和嘉定局地

更是不足100米

好在阳光上线之后

大雾逐渐消散

上海中心气象台于上午7时50分

解除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受冷空气南下影响,今天风力略有增大,西北风4-5级阵风6级,沿江沿海地区5级阵风6-7级,傍晚风力减小,偏北风3-4级。云系进一步增多,为多云到阴天气。

上午出门的网友

纷纷表示

\"热得不行\"

\"一点没有秋天的味道\"

别急!

强冷空气已发货

前锋马上影响上海

午后气温逐步走低

昨天,一股强冷空气已经从北方发货,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所以今天中午前后,冷空气前锋就将开始影响上海。

气温也会暂时下一个台阶,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仍有22℃,到了夜间,气温将降至15~17℃。

未来天气趋势

👇👇👇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本次冷空气影响的气温低谷会出现在明天,尽管明天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但是气温下跌会让体感从略带暖意变为秋寒瑟瑟,全天气温预计在14~18℃之间,大家记得及时添加衣物。

周三和周四,上海受高气压控制,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早间气温较低、体感变冷,中心城区最低气温在12℃左右,部分郊区将下降至个位数。白天气温回升,最高气温可接近18℃。

周末暖湿气流增强,有一次降水过程,气温有所回升,最高气温将重回20℃以上。

又一个台风生成了

👇👇👇

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Yinxing;名字来源:中国;名字意义: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树)已于今天(11月4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

预计,“银杏”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向菲律宾以东洋面靠近。

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分析,这个台风未来3天,向西北方移动,在较高海温中,会不断增强。之后引导气流不是很明朗,西行和北上转向的可能性都有,tp钱包目前更多的预测为西行进入南海。后期继续观察。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

眼看本周四就要立冬了

近期

我国多地也开启了降温模式

大家在深秋感受到了冬的气息

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

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早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

但拉尼娜与冷冬

是否能完全画等号?

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

来看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也就是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的现象,它的出现常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风、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据统计,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

拉尼娜其实并不意味着冷冬。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有待观察。

就发生频率而言,厄尔尼诺发生不规律,大约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通常在一年内迅速成熟并衰减。拉尼娜的强度通常比厄尔尼诺弱,但持续时间更长,通常能达到约9-12个月,有些甚至能持续两年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多年期。2020年到2023年就发生了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未来拉尼娜连续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

从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不算是大概率事件。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共发生了20次拉尼娜事件,其中10次为一年事件,10次为多年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

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

今冬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秋冬季我国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

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

交通部门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

相关地区和部门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设备除冰、道路除雪等维护、维修工作。

来源:新闻坊综合自上海市天气、央视新闻、@weatherman_信欣、网友评论

编辑: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