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考察,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察看“桐城派”相关文物资料,听取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大皖新闻记者获悉,下一步,桐城市将深入挖掘桐城文化资源,紧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黄山建设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把更多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六尺巷礼让是传承的典范
在桐城市区文城西路,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余米、宽2米的小巷子,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六尺巷”。在巷口不远处矗立的太湖石上镌刻着清代宰相张英的这首诗。
清代康熙年间,南墙边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府邸,北墙边是地方望族吴氏的宅第,两家为基地发生争讼,后因张英在家书中的题诗而互让三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一首诗广为流传。包容天地大,和谐诗中藏。如今,因“让他三尺又何妨”而成就的“六尺巷”,是安徽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
礼让文化的物质载体成热门打卡地
有幸为习近平总书记提供现场解说的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市博物馆馆长叶鑫说:“习近平总书记到了桐城,到了六尺巷,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六尺巷和桐城历史文化展陈相关情况。叶鑫说:“保护六尺巷,就是保护礼让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六尺巷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用和为贵理念启发人,用知进退境界感召人。”
叶鑫自豪地说,六尺巷和桐城历史文化展陈“古建筑都保存、保护得很好,有四条历史文化街区,TokenPocket官网并且有成片的古建筑群。”据介绍,现在的六尺巷是2002年在原址上复建扩建的。为重现六尺巷故事场景,更好地传承六尺巷文化,促进文旅融合,2019年,桐城市启动实施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工程,巷两侧的张府、吴府得以复建。
古为今用,六尺巷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桐城人成长。六尺巷虽短,却久负盛名,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把更多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除了六尺巷,在桐城市,越来越多历史文化遗存在精心呵护中得以“焕新”。
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丰富。有不可移动文物50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处(桐城文庙和张廷玉墓),安徽省文保单位11处,安庆市文保单位16处,本市文保单位85处。练潭村、唐湾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孔城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东大街、胜利街、南大街、北大街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据介绍,今年,桐城市在历史建筑认定挂牌和测绘建档基础上,对全市域历史建筑挂牌情况进行全面复查,更新保护标志牌206处。
为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焕发出新的光彩。桐城市选取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设计多种活化改造路径,探索推广合理利用模式,已先后完成桐城中学校史馆、桐城剧院等17处历史建筑的修缮。
“我们将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城市更新发展,通过实施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提升、基础设施改造与活化利用项目,让历史文化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新动力。”桐城市住建局副局长饶桂荣说。
据了解,目前桐城市正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全力融入“大黄山”,着力打造文旅名城片区。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张思平